首页 > 以案说法 > 知产干货分享 > 正文
推荐律师
  • 擅长领域:专利侵权、专利无效、著作权侵权...
  • 擅长领域:专利维权、商标纠纷、不正当竞争...
  • 擅长领域:商标纠纷,域名注册,著作权侵权
  • 擅长领域:专利诉讼,专利布局,商标侵权
  • 合法来源抗辩成立的构成要件
    2025/8/13 16:12:28

    合法来源抗辩成立的构成要件在不同知识产权领域存在差异,但核心要素均围绕主观善意与客观合法来源展开。以下结合法律条文与司法实践,分领域具体分析:


    一、共同构成要件

    1. 主观要件:实际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侵权
      被告需证明其在交易时对侵权行为无认知,且根据其经营规模、专业程度等,不应被合理期待发现侵权。例如,小规模零售商因交易能力有限,若能证明按行业惯例采购,可推定主观无过错中国法院网。若产品为 “三无产品” 或价格畸低,可能被推定应知侵权最高法司法案例研究院

    2. 客观要件:侵权产品具有合法来源
      需通过完整证据链证明产品系通过合法渠道取得,包括:
      • 交易凭证:如买卖合同、发票、付款记录等,需与侵权产品直接关联中国法院网

      • 来源明确:提供直接供货方的身份信息(如营业执照、联系方式),以便权利人追溯源头中国法院网

      • 合理对价:支付符合市场行情的价格,避免明显低于成本价的交易最高法司法案例研究院


    3. 行为要件:仅限于特定流通环节
      合法来源抗辩仅适用于销售、使用、许诺销售、发行、出租等中间环节,制造行为不适用中国审判。例如,专利法中使用者、销售者可主张抗辩,而制造者不可。

    二、分领域特别要件

    (一)专利法

    • 法律依据:《专利法》第七十七条及《司法解释(二)》第二十五条中国法院网

    • 构成要件

      • 主观上 “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” 产品侵权。

      • 客观上证明产品通过合法销售渠道、正常商业方式取得,如提供符合交易习惯的合同、物流记录等中国法院网


    • 例外:已支付合理对价的善意使用者可免除停止使用责任,但需举证。


    (二)商标法

    • 法律依据:《商标法》第六十四条及《商标法实施条例》第七十九条。

    • 构成要件

      • 主观上 “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” 商品侵权。

      • 客观上证明商品系合法取得(如正规合同、发票),并说明提供者信息(如供货商名称、地址)中国法院网


    • 司法实践:法院会结合行业特性判断注意义务,例如化妆品销售者需审查上游资质。


    (三)著作权法

    • 法律依据:《著作权法》第五十九条中国审判

    • 构成要件

      • 主观上 “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” 复制品侵权,需结合作品知名度、交易背景等综合判断最高法司法案例研究院

      • 客观上证明复制品通过合法渠道发行或出租,例如委托制作时支付合理对价并审查合同条款中国法院网官方账号


    • 适用范围:仅限复制品的发行者、出租者,且需证明来源合法(如出版授权、进货凭证)中国审判


    三、法律后果与例外

    1. 责任免除
      抗辩成立可免除
      赔偿责任,但不改变侵权性质。例如,专利侵权中销售者仍需停止销售行为。

    2. 仍需承担的责任
      • 停止侵权:如销毁库存侵权产品、下架侵权内容。

      • 合理开支:权利人维权的合理费用(如律师费、调查费)仍需由被告承担。


    3. 例外情形
      • 若权利人批量诉讼且维权费用显著过高,法院可依公平原则免除部分开支中国法院网

      • 若被告存在恶意(如多次侵权、故意隐瞒来源),即使证据充分,抗辩仍可能不成立最高法司法案例研究院


    四、证据要求与举证责任

    1. 被告举证责任
      • 需提供完整证据链证明来源合法,如合同、发票、物流记录等,且各环节需相互印证中国法院网

      • 若交易凭证存在瑕疵(如复印件),需结合交易习惯合理说明最高法司法案例研究院


    2. 权利人反证责任
      若被告完成举证,权利人需提供相反证据推翻 “善意” 推定,例如证明被告曾收到侵权警告仍继续销售
      中国法院网

    五、司法实践中的裁量因素

    1. 经营规模与注意义务
      小规模经营者举证标准较低,大型企业需更严格审查上游资质
      中国法院网。例如,个体商户提供出库单、入库单即可初步证明来源。

    2. 行业特性与交易习惯
      某些行业(如小商品批发)可能依赖口头协议或简易凭证,法院会结合行业惯例判断证据充分性
      中国法院网

    3. 作品或商标知名度
      若侵权内容涉及知名作品或商标,被告注意义务更高,需提供更充分的审查证据
      最高法司法案例研究院

    总结

    合法来源抗辩的核心在于平衡权利人保护与市场交易安全,其构成要件需结合主观善意、客观来源及行为类型综合判断。被告需通过完整证据链证明来源合法,且主观无过错;权利人则可通过反证推翻推定。抗辩成立虽免除赔偿责任,但停止侵权与合理开支仍需承担。司法实践中,法院会根据个案情况动态调整举证标准,以实现实质公平。